纳雍县“五个强化”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
| 招商动态 |2017-08-09
纳雍县小城镇建设以“活力小镇•美丽乡村”为主线,以建设“绿色小镇”为目标,推广“1+N”村镇联动模式,抓好“8+X”工程建设。谋划“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的城乡发展新模式,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做好“水文章”,推动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生态财富向物质财富转变,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提出的“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要求,转思路、调规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着力打造符合县情的以矿产资源、特色生态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
一是强化规划领镇。重点抓好村庄规划“一图、一表、一说明”。将启动实施的整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10+N”行动计划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切实抓好“七改一增两处理”。(改水,改路,改电,改房,改厨,改厕,改圈,增绿,处理村庄垃圾,处理村庄污水)。首先是重新启动了规划修编工作,勺窝镇、龙场镇、乐治镇、寨乐镇、玉龙坝镇总体规划修编已结束并完成县级初审,其余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正在开展,预计年底修编结束。其次是已初步委托省城乡规划院对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进行编制;第三是已委托省城乡规划院对全县乡村建设规划进行编制首期启动董地乡和姑开乡规划编制工作,村庄规划实施整县推进全覆盖。
二是强化产业助镇。龙场镇以厦蓉、杭瑞高速公路过境交汇的契机,打造服务物流经济为主的交通枢纽型城镇;勺窝镇根据毗邻县城的区位优势和煤炭储量资源优势,打造穿青民俗文化特色新城镇;维新镇依托总溪河漂流和玛瑙红樱桃产业,发展特色农业产品,已获AAA国家级风景区授牌,初步形成农旅一体化旅游产业体系。
三是强化特色亮镇。化作乡依托红色文化,全力打造枪杆岩旅游胜地,已获AAA国家级风景区授牌。王家寨彝族风情一条街和彝族风情广场、龙场镇“龙”文化特色民居、乐治镇宣慰府“六重堂”彝族民居等各显特色,引领纳雍特色城镇建设迈上了健康发展的新征程。特别是勺窝镇,街道、房屋建筑布局突出穿青人的“五显坛”、“山魈”、“一正两厢”民族文化元素,打造“两景”、“两场”、“三区”,既不破坏原始的自然人文风貌,也不拘泥于现状,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是强化环境美镇。全县1449个村的改善人居环境工程已纳入建设指标,分步实施,前期工作已经开展,让纳雍山水“颜值”更高,让纳雍大地“气质”更佳,让自然与人文美美与共,把美好蓝图绘就在纳雍大地,让纳雍人民拥有更多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是强化项目兴镇。通过ppp模式招商引资建设小城镇路网、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吸纳民间资本,实现从“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到“没有钱想办法找钱办更多的事”转变。百兴镇、乐治镇、董地乡、锅圈岩乡、昆寨乡、新房乡、张家湾镇、猪场乡、玉龙坝镇、羊场乡、水东镇等乡镇共吸引民间资本约3.2亿元。各乡镇根据自身优势,鼓励外来客商和当地群众新建农家乐、宾馆等设施,打造一批具有生产效益、生活品质、生态价值的美丽乡村,守住绿水青山,留住最美乡愁。其余乡镇根据自身优势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培育产业。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