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区丨各镇街动态一览(11月14日~11月18日)
| 招商动态 |2016-11-19
煎茶街道
强力推进美丽新村项目建设
一是规划先行。按照“智慧花谷·百里花蹊”美丽新村规划,将煎茶文化与自然景观有机连接,打造以“莲”为主题的舞月荷花景区,配套建设廉政文化基地及荷风久居局,居民自住改造项目。
二是创新举措。创新居民成立自主改造委员会委托尖山村投资公司协助改造的形式,于11月9日启动2016年首个开工建设的美丽新村项目—荷风久居项目,力争用5个月时间完成改造。
三是转变方式。引导群众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根据自身特色成立投资公司,实现农产品“种—产—销—分”一体化,在建设美丽新村的同时实现群众收益。
籍田街道
三举措确保经济发展稳步提升
一是招商引资实现突破。依托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积极跟进霍比特农庄现代农业产业园、天府乡愁、籍香田园等项目,并启动霍比特农庄项目建设。目前已有20余批次省内外客商到籍田考察洽谈,考察企业数量为历年之最。
二是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全面启动覆盖粮丰、清华等6个村10000亩的天府粮仓项目建设,以水稻、油菜、小麦为主的万亩规模化优质粮油产业基地初现雏形。着力壮大绿宝石梨、红樱李、胭脂脆桃、猕猴桃、葡萄、杂柑等特色水果产业,打造特色基地16个,形成种植规模5000亩,实现产值6000万元。
三是乡村休闲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实施天府梨园景观提升工程,完善景区配套,并成功举办第二届梨花观赏及梨子采摘活动,实现收入170余万元,当地农户人均增收1100余元。依托红阳果乡和红阳新村小区建设打造的新农村综合体红阳旅游新村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将在今年底前竣工,形成游客接待能力。
太平街道
“四个强化”美化城乡环境
(1)强学习。通过以会代训和专题培训等方式,提高执法人员取证、沟通技巧,确保案件办理证据确凿、程序合法、适用法律准确、裁量适当。
(2)强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肃城管队员的出勤、到岗、巡查、风纪等要求,重点规范队员日常行为,做到执勤时服装整齐、标志齐全、形象良好,文明用语。
(3)强整治。按照“主干道严管、次干道严控、小街小巷规范”方针,通过“分段布控、全面铺开”、“网格到人,责任到岗”等一系列工作,推进市容市貌常态化、规范化治理。本月累计清理流动商贩130余人次,劝导违法占道经营160余处,拆除违法户外广告30个,对违规占道经营送达限期整改通知书12份。
(4)强宣传。通过办专栏、设宣传点、网上公开等方式,增强城管工作的透明度。累计设置宣传展板8块,出动宣传车60余次。发放《城市管理知识问答》1000余份,积极引导群众,树立“共管共治”理念。
大林街道
全面推进“小个专”党的组织
和工作全覆盖
为扎实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按照新区集中开展推进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专业市场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专项工作的相关要求,大林街道全面推进“小个专”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一是全面摸清底数。由街道综合办牵头,会同各办公室、村(社区)、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在前期摸底的基础上,组成摸底调查小组进企业、进市场、进店铺,采取逐户走访、逐个登记的方式,集中对本地区有实体、有人员、有经营活动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进行“地毯式”摸查,做到“五个清”,即经营运行情况清、出资人情况清、职工队伍情况清、党员队伍情况清、建立党组织情况清。
二是明确组建基数。对已经掌握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按照能够正常开展党建工作的要求,分级负责,实地走访调查,剔除有名无实的“空壳”企业和组织,久不运转的“僵尸”组织和多重注册的“影子”组织,将剩余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作为党组织组建基数。
三是建立工作台账。明确组建基数,建立总台账和专项台账。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台账:街道、各村(社区)在明确基数后,分级建立工作台账。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台账:未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由街道、村(社区)分级建立工作台账。
四是抓好集中组建工作。按照“因事制宜、务实管用”的原则,拉好框架,做好规划,集中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凡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符合组建条件的,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单独建立党的组织。对于不能单独组建的,采取“抓重点、带一般”的做法,抓好组建工作。
